转基因食品安全 文汇

文汇目录:

  1. 120428 新华网 多国专家呼吁遵循标准科学评估转基因食品
  2. 120427 光明网 一份来自美国科学家就转基因增产神话的调研报告
  3. 120424 中国网 农业部详解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
  4. 120424 新华网 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国家重大专项将继续实施
  5. 120523 中国科学报  英公众与科学家爆发“转基因冲突”
  6. 120423 光明网:转基因主粮安全大视野
  7. 120514 中国新时代 转基因 人类的一场大赌局
  8. 120510 北京晚报 全球转基因疑案盘点:转基因是否安全?
  9. 120408 光明网卫生频道 陈一文:中国政府应建立转基因作物安全制衡机制
  10. 120416 中国质量新闻网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法规综述
  11. 120415 参考消息网 西报《企业报》:印度正经历“转基因大屠杀”
  12. 120411 光明网卫生频道 金微:建议:《粮食法》禁止主粮被转基因非法蔓延(上)
  13. 120411 光明网卫生频道 金微:建议:《粮食法》禁止主粮被转基因非法蔓延(中)
  14. 120411 光明网卫生频道 金微:建议:《粮食法》禁止主粮被转基因非法蔓延(下)
  15. 120401 光明网卫生时评:把转基因进口食品赶出国门好!
  16. 120324 曹明华:纠正方舟子转基因观点的错误
  17. 120324 曹明华:就《南方周末》“转基因雄文”致社领导的一封公开信
  18. 120324 曹明华:转基因是“自然”的吗?
  19. 120403 光明网卫生时评:质检总局公告转基因用错字
  20. 120415 人民网:加拿大可能放弃推广“转基因猪” 弊大于利
  21. 120414 光明网:美国环境医学研究会提出转基因食品风险警示
  22. 120414 光明网:美国环境医学研究会《转基因食品健康风险指引手册》


http://world.gmw.cn/2012-04/28/content_4056489.htm

120428 新华网 多国专家呼吁遵循标准科学评估转基因食品

2012-04-28 09:59:1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西安4月28日电(记者姜辰蓉、崔元磊、陈钢)正在举办的2012中国西安第三届国际DNA和基因组活动周上,转基因食品成为关注焦 点。多国专家均表示,对待转基因食品,应该破除或支持或反对的两极分化“迷信”态度,采取更多的行动“趋利避害”,为此有必要遵循国际标准,建立 完备的风险评估系统。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把一种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DNA中,以此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如何对待这类转基因食品,世界各国态度不一, 科学界也有巨大分歧。

  “实际上转基因产品要比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更安全。”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罗伯特说:“在农业领域,在这日益恶化的环境中,这项技术让我们能 够少用水或杀虫剂。而且并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有害。”

  与理查德一样,澳大利亚彼得麦卡勒姆癌症中心副教授伊恩·坎贝尔认为,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根本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转基因食品是不安全的,许 多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抵制出于“政治目的”。

  不过,仍有许多专家对转基因食品“绝对安全”之说存在疑虑。“我们目前对转基因技术没有什么控制。因此公众就会恐慌。”美国莫塞克联邦事务公 司专家迈克·布朗说。

  中国CG赛业测序中心基因技术专家韩蓝青说,没有证据证明转基因对人类身体有害,但同样没有证据显示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没有任何危害。同时, 一些外源基因侵入有可能对野生型植物原基因产生冲击,这会对生态造成破坏。

  实际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于2003年就通过了有关转基因植物安全检测的标准性文件--《重组DNA植物及其食品安全性评价指 南》。但是这并不足以让各国和学界达成一致。

  因此,许多专家表示,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不应是简单的“反对”或“赞成”,而应该遵循国际标准,在严格的实验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现在有两种态度,坚决反对和极力推崇。我认为我们应该不断地去测试食品的机能,继续试验以确保生产更加安全的食物。”南非生物信息研究所博 士艾伦·克里斯托佛尔说。

  他说:“分歧并不利于技术的发展。我赞成我们应该建立并遵循转基因食品的国际标准和通行政策,进行严格把关,有计划推进,不能太过随意。”

  诺贝尔奖得主马丁·约翰·埃文斯表示,对转基因技术,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一切取决于实验验证,取决于证据。

  迈克·布朗认为,最为重要的是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以便他们进行选择。“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检测标准。人们有权利知道所食用的食品中有哪些 外来的基因,了解这些基因可能对人类身体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鑫表示,“非常有必要进行严格、全面的风险评估,利用科学的手段,有理有据,不论是有益还是有害,都能把问题说清楚, 能够监控到。”


http://health.gmw.cn/2012-04/16/content_3974839.htm
http://health.gmw.cn/2012-04/27/content_4052555.htm

120427 光明网 一份来自美国科学家就转基因增产神话的调研报告

2012-04-27 15:43:54 来源:光明网卫生频道综合

    [译校注] 2009年3月,这份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组织的专家格里安. 谢尔曼撰写的题为《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转基因作物的性能评价》报告公布后,引起了全球、特别是美国公众的强烈反应,很多美国人这时才发觉,自已 近40年来一直都被转基因产业大享所忽悠,因为大家最初支持转基因农作物研发,特别是听到了他们曾经承诺了一些十分响亮口号,包括:“转基因能最 大限度地增产!” ,“转基因能解决全世界穷人的饥饿问题” 等等,我们把“科学家关注联盟”网站上的有关这份报告的介绍翻译出来,让有兴趣的朋友自己找出该报告去深入细读。我们也希望读者能把您的意见反馈给我们光 明网卫生频道的同事,让我们共同关注全球转基因主粮的安全问题。小标题是译者所加。

一、《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研究背景

多年来,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以标榜能养活整个世界大肆鼓墟,并声称转基因作物会产生更高的产量。

F04da226e54a1104845d60

格里安. 谢尔博士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发起组织的“科学家关注联盟”专家格里安. 谢尔曼(Doug Gurian-Sherman)先生在2009年3月发布了题为《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认为以上这些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一贯标榜的承诺都是空谈: 他用了美国近20多年的数据研究和13年转基因商品化了的资料分析,证明基因工程并不能够显著增加美国农作物的产量。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是以农作物的产量作为指标仔细评估基因工程的整体效果的第一份报告,对比转基因与其他农业科技差异。报告综述二十几份玉 米和大豆的学术研究资料,它们都是种植在美国的两种主要基因工程食物和作物。基于这些研究数据,《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得出结论认为:

*美国的基因工程种植的耐除草剂大豆和耐除草剂玉米产量并没有增加。而抗虫玉米只是稍微提高了产量。

*报告还发现:过去的13年美国的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育种和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而带来的。

F04da226e54a1104848e61



二、《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主要结论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提出时,正值全球食品价格暴涨和局部地区粮食短缺,国际社会关于如何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提高产量呼声很高。

“产量”一词是指一个在特定时间内,每单位土地面积生产的农作物数量。转基因生物技术公司一贯认为要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一目标,离不开基因工程 的技术支持。

例如,孟山都公司正在全球传播的宣传广告,涉及世界人口爆炸问题的广告词说“……先进的种子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揭穿了孟山都公司这种广告词的说法,用数据证明:粮食生产要在未来增产,基因工程不起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生物技术产业一直声称有更好的产量,但《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阐述了实施于基因领域以提高产量的实验在20年中并无 显著成果。

三、《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的主要内容

1、区分“产量潜力”和“产量预期”概念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还把农作物的“产量潜力”和“产量预期”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区分,它们常在行业中被混为一谈并被他人误解。

农作物的“产量潜力”是指在最好的生长条件下,作物的最终达到的生产量能力。而“产量预期”是指在排除病虫害,干旱和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损失后的 产量水平。

2、三种转基因食品和饲料数据研究结论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研究了美国三种最常见的转基因食品和饲料作物,即耐除草剂大豆,抗除草剂玉米,抗虫玉米(Bt玉米,在苏云金芽孢杆菌之 后,其基因使玉米抵抗多种昆虫)的“产量潜力”和“产量预期”的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是:

耐除草剂的大豆、抗除草剂玉米和Bt玉米未能增加内在产量。与传统方法相比,抗除草剂大豆和耐除草剂的玉米也没有提高经营产量。

该研究报告同时披露新发现的一个结论:

与典型的传统种植方法相比,Bt玉米在“产量预期”方面可能提高3-4%的边际产量。由于Bt玉米已经在1996年开始商品化,其产量每年只是平 均增加0.2-0.3%。若以此数据做背景,美国过去几十年玉米产量平均每年都能增加约1%,这明显高于Bt基因性状提供的产量。

四、《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的建议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除了用历史数据评估美国基因工程外,还反思了该技术在未来几十年里可能增加粮食产量的潜在价值。

报告作者并不否认基因工程最终能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报告也用数据告诉大家:

想借助基因工程技术支持去实现大幅增加农作物产量无实际意义,这一点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十分重要。

此外,《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也指出:最近的研究表明,尽量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有机质肥料,和类似的耕作方法已经令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发展中国家贫困农民用低成本获得双倍作物产量回报。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建议:美国农业部、美国的国家农业机构和大学要用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研究和开发农作物增产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技 术。这些方法应该包括:

现代传统植物育种方法,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质肥料耕作农业,以及不需要农民支付大量前期种植成本投入的先进耕作方法。

该报告还建议,美国的粮食援助机构将这些有前途和低成本的农作物增产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技术,传授给发展中国家农民使用。

格里安.谢尔曼说:“地球因人口过多和气候变化方面带来的饥饿问题,我们想找出解决办法并真正起作用,只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而采用传统育种、耕 作办法比转基因工程更有用。”


http://politics.gmw.cn/2012-04/24/content_4028066.htm

120424 中国网 农业部详解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

2012-04-24 12:05:39 来源:中国网

  时 间:2012年4月20日15:00

  嘉 宾:

  石燕泉 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

  黄大昉 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杨晓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彭于发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

  摘要:我国批准的转基因产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国批准用于商业化生产的转基因食用农作物,另一种是我国用于进口加工原料的转基因农产品,包 括大豆、玉米、油菜。目前我们国家共发放5个转基因大豆品种和13个转基因玉米品种进口安全证书。

  中国网:关于转基因食品,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争论,部分专家认为,转基因食品对健康可能产生潜在的长期影响,如导致过敏反应、具有毒性、抗 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和动物产生抗药性等。但是也有专家持反对态度。众说纷纭的转基因食品到底将何去何从,国家对其有无安全管理条例,敬请关注本 期中国访谈。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今天我们演播室特别邀请到四位嘉宾,就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以及转基因食品 的安全问题为我们做解答。

  四位嘉宾分别是: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石燕泉;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研究员黄大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研究中心专家杨晓光;中
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环境保护专家彭于发。

  再次欢迎四位嘉宾做客《中国访谈》。我想在节目一开始请石副司长给我们做一个介绍,农业部批准的转基因食品具体都有哪些?

  石燕泉: 首先感谢各位网友对我们转基因生物安全方面管理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回答一下主持人提到的问题。我们国家批准的转基因产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国批准用于 商业化生产的转基因食用农作物,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先后批准了抗病毒的甜椒、耐储藏的番茄、抗病毒的番木瓜三种。2009年我们也批准了转基因抗 虫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的安全证书,目前我们国家生产种植,市面上能看到的是抗病毒的番木瓜,甜椒和番茄由于市场的发展,需求的变化,不再生产,市 场上也见不着,转基因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需要经过品种的审定,需要通过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才能进行商业化生产。目前,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 玉米没有商业化生产。

  另外一种情况是我们国家用于进口加工原料的转基因农产品,包括大豆、玉米、油菜,它们都会进入到生产环节,最多的就是转基因大豆,进口量去年 是5000多万吨,油菜籽、大豆进来以后主要是以加工为主,用做食用油。目前我们国家共发放5个转基因大豆品种和13个转基因玉米品种进口安全证 书,批准应用以及进口的转基因生物都是经过严格的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方面的评价。安全评价表明这些获准应用和进口的转基因生物和非转基因生物都具 有同样的安全性,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责任编辑:刘洋]

http://fangtan.china.com.cn/zhuanti/2012-04/20/content_25175051.htm
时 间:2012年4月20日15:00
嘉 宾:
    石燕泉 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
    黄大昉 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杨晓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彭于发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
简 介:
    2011年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今年两会讨论的重点,而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健康这一问题依旧争论不休,今天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石燕泉与三位专家做客 中国访谈,就转基因食品安全及管理问题进行权威解读。  


http://health.gmw.cn/2012-04/24/content_4023748.htm

120424 新华网 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国家重大专项将继续实施

2012-04-24 07:24:38 来源:新华网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 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国家重大专项将继续实施

  新华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余晓洁)为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科技部将协同各部门,启动实施种业科技创新行动。继续实施转基因动植 物新品种国家重大专项,加快南繁种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23日在主题为“加快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他说,我国将积极推进种业产学研联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建立新型种业科技创新体系。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现在的多种育种技术,可以集成到种子里面。既解决种子本身问题,也是解决未来治病虫害的问题。”张来武说,“问题都 解决在种子里了,对农民来说比较实用。”

  据介绍,我国良种覆盖率已达95%。但与世界强国比,我国在种业方面还很薄弱。

  “我们只有杂交水稻、抗虫棉等少数品种较有竞争力,玉米、高档蔬菜都被国外占领。主要是因为创新创业不成体系,转化的过程是脱节的。我国有数 千个种业企业,但很弱、很小、很散,没有能力提供真正好的种子和社会服务。”他说。

  张来武认为,要在种业做专项资金系统的顶层设计,对中国种业创新创业体系进行再造,突破商业化育种机制没有形成这个症结。“创新是市场行为, 是经济行为,是企业家行为,没有健全的体系,科学家的研究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

  农作物南繁,是指利用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把夏季在北方种植一代的农作物育种材料,冬季移至南方再种植一代或两代。这样南北方交替种植,就可 加速世代繁殖,加快品种培育速度。

  “现在我们推行结盟模式,由园区提供第三产业资金、信息、科技,甚至转基因的隔离服务。定位是育种,不是自种。先在主要农作物上做,然后推广 到花果、蔬菜、林苗、动物。”张来武说。
[责任编辑:贾志光]


http://vet.gmw.cn/2012-05/23/content_4196318.htm

120523 中国科学报  英公众与科学家爆发“转基因冲突”

2012-05-23 08:37:07 来源:中国科学报

F04da226e54a112677f83c

  英国的一块转基因试验田日前遭到抗议者的破坏。

  图片来源:Rothamsted Research

  一位抗议者在试图破坏英国洛桑研究所位于哈普敦的一块转基因(GM)小麦田后于5月20日被警方逮捕。

  洛桑研究所的公关主管Darren Hughes表示,这次袭击损坏了栅栏,以及环绕小麦试验田周围的一些“缓冲带”农作物,但对试验田的破坏“尚不足0.1%”。他说,环绕试验田的栅栏、 事发现场的保安,以及警方的迅速响应都防止了对试验田的严重破坏。

  由激进分子组成的团体“拿回面粉”曾邀请公众在5月20日于试验田周围展开为期一天的抗议活动,但他们表示自己与这起破坏事件没有关系。

  在一封电子邮件声明中,该组织的Eleanor Baylis表示:“我们并没有关于这次事件的任何信息,但如果由试验田释放的GM花粉的数量减少了,那我们都会感到放心。”他们在本周末的抗议计划包括 摧毁这些试验田。

  参与此项试验的科学家向抗议者发出公开呼吁,希望能够让这项试验进行下去。双方日前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新闻节目上就这一问题展开辩 论。而“拿回面粉”在这份声明中则表示,他们“将继续在5月27日展开大规模的行动”。

  Hughes表示,科学家依然担心本周末的抗议活动可能会损坏试验田。但他说,这些试验田“有明显的标记,因此任何损坏它的人显然都是故意的 行为”。

  Hughes说,在本周末之前没有与公众进行讨论的更进一步的计划。洛桑研究所的科学家曾提议与抗议者就此进行公众讨论,但“拿回面粉”拒绝 了这一邀请。(赵熙熙)


http://topics.gmw.cn/node_24673.htm

120423 光明网:转基因主粮安全大视野

2012-04-23 13:05:25

1
2
3
4
5
  视 频
黄 金大米谜中谜

C89cdcad724b11bfad2853

  
·国家质检总局:永和黑豆浆检出转基 因成分
·恩道尔谈转基因危害
·国产优质非转基因大豆
·漫谈转基因
  热点荟萃 更多>>
不严谨的美中合作金大米一文
  

金大米中国儿童实验在中国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抛开该研究的伦理学 问题与转基因技术本身的争论,作者发现,该研究报告中出现的几处明显 数据问题已让该报告的可信度大减。

谁隐瞒了“儿童试验转基因大 米”真相
   近日,“美国科研机构利用中国儿童进行转基因大米试验”事件引发轩然大 波。日前,美国塔夫茨大学的华裔教授唐广文承认进行了该试验,但湖南衡阳 此前“辟 谣”称,在衡南进行的“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 究”试验,未与美国及境外的任何机构发生直接关系。
·山东疑曾进行黄金大米成人实验 官方称不知情
·公众对待转基因食品安全应采取的一些小措施
·蒋继平:转基因大辩论 到底是谁在误导公众
·转基因大辩论(1):看看您能回答这些问题吗?
·人民网:转基因食品引发过敏 揭露转基因食品7大危害
·人体试药之痛:发展中国家成西方巨头试验场
·刘实等就“金米童试”致《科学》杂志的公开信
·湖南转基因大米试验部分学生家长称以为是营养餐
·中疾控研究员:曾现场协助但不知是否用了黄金大米
·“黄金大米”未获卫生部审批 论文中方作者被停职
  转基因知识ABC 更 多

什么是转基因?

转基因技术就是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物 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 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转基因应用?

转基因作物已大面积应用,全球有25个国家批准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另有25个国家批准了转基因产品进口用于食品和饲料。

250

  转 基因主粮危险论观点 更多>>
·我对转基因问题的鲜明立场
·回到原点看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与危害(一)
·回到原点看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与危害(五)
·回到原点看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与危害(四)
·回到原点看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与危害(三)
·回到原点看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与危害(七)
·回到原点看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与危害(六)
·回到原点看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与危害(八)
·回到原点看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与危害(二)
·新型大肠杆菌是这样炼成的
  转 基因主粮安全论观点 更多>>
·方舟子:话说转基因大米
·农大教授罗云波:转基因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
·诺贝尔奖得主:转基因食品比传统食品更安全
·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 培育生物育种战略新兴产业
·转基因安全受关注 专家:毒蛋白对人安全
·方舟子:转基因作物其实很环保
·方舟子: 别怕,转基因食品不是要转你的基因
·黄大昉:转基因绝不是“三聚氰胺”
·中国农科院林敏就转基因安全问题答记者问
·方舟子介绍克隆“转基因荧光猪”其科研价值
  国 内外转基因政策法规 更多>>
·欧盟年内19次通报中国大米制品涉非法转基因
·政协委员建言呼吁:建立国家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
·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国家重大专项将继续实施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法规综述
·质检总局: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修改)
·转基因抗虫棉安全评价检测和安全证书申请程序
·WHO发表的“生物技术(转基因食品)的常识”
·农业部:按照中国法规准入审批转基因品种
·法国《费加罗报》:法为转基因食品开放绿灯
  转 基因主粮产业动态 更多>>
·中国转基因稻违规扩散 3米高墙难挡实验种外流
·疾控专家: 有“准生证”的转基因食品可放心吃
·跨国粮商跑马圈地 粮油定价权或旁落
·大豆之殇:“洋豆”驱逐中国良豆
·耕地变成唐僧肉 为啥种地没出息?
·老百姓如何科学认识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破1.6亿公顷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是如何反败为胜的
·推广转基因树木遇阻力 专家警告会带来危险
  转基因产品在百姓生活中 更 多>>

F04da226e54a10b7dccd21

动 物园发光的老鼠

F04da226e54a10b7db5108

转 基因食品的危害

F04da226e54a10b7d92b07

转 基因食品未进入供应链

F04da226e54a10b6c00d12

美 国转基因玉米遭中国退货

F04da226e54a10bac95b28

改 变人类生活的转基因实验
  国 内公开的研究报告 更多>>
·东北农大成功研发转基因荧光猪后 又添新品种
·以育种为突破口 带动产业升级
·《转基因30年实践》出版发行
·利用转基因技术造福人类 科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转基因物种“战略打击”手段揭秘
·现代生物基因工程三大用途与中国危局
·解读中国接纳转基因大豆安全证书依据论文
·转基因技术不能提高粮食产量 只是良好愿望
·“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问题研究
  国 外公开的研究报告 更多>>
·美报看点:转基因的知情权何其难
·丹麦展开转基因对猪健康损害问题研究(一)
·丹麦展开转基因对猪健康损害问题研究(二)
·丹麦展开转基因对猪健康损害问题研究(三)
·丹麦展开转基因对猪健康损害问题研究(四)
·美国科学家就转基因增产神话的调研报告
·西报《企业报》:印度正经历“转基因大屠杀”
·《转基因食品健康风险指引手册》
·美国环境医学研究会提出转基因食品风险警示
·欧洲研究机构质疑转基因作物安全的所谓事件真相
监制:沈阳 制作: 贾志光 电话:010-67078310 E-mail:jiazg@gmw.cn 传真:010-6707 8854 欢迎合作、来稿、提出宝贵意见 请注明:卫生频道


http://health.gmw.cn/2012-05/14/content_4146305.htm

120514 中国新时代 转基因 人类的一场大赌局

2012-05-14 17:37:42 来源:中国新时代

    转基因就像是一条藤上的两个瓜,人们总希望能在一甜一苦中摘到甜的那个,但却没有人想过这条藤也可能是条苦瓜藤

    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承认,赌局已经开始。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赌博,地球上的人几乎都被卷入其中,在揭盅之前谁都不能离开。这样的描述是不是让你想起了好莱坞 的某部“灾难大片”,《后天》或是《2012》?其实,它正发生在你和你亲人的身边——我要说的是转基因。

    联合国粮农组织从未像今天这样忧虑过,已有37个国家爆发粮食危机,每天都有新的饥民走上街头示威。根据2011年1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公告,全球 2011年谷物产量料为23.23亿吨,低于先前预估的23.25亿吨。其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12年1月再次发布声明,声称2011年世界 主要粮食价格指数的平均值为228,创下1990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新高。

    “现在全球每6个人中就有1人在挨饿。”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说:“一个饥饿的世界是危险的世界”。1969年-2004年,全世界饥民比 例从27%下降到17%-18%,但如今这一比例又开始回升。而最让各国政府恐惧的是,粮食危机像瘟疫一样迅速在国家间相互传播,就连发达国家也 不能幸免。

    2009年,在埃及与喀麦隆,因为粮食引发了示威和暴力冲突;越南的农民也拿起猎枪日夜守护着庄稼;巴基斯坦和泰国甚至派出军队来保卫农田和粮仓。到 2011年,粮食危机直接演变为更为深刻的冲突,从中东到马达加斯加,由粮食高价导致的土地侵占和独裁者被驱逐事件时有发生,中东和非洲政府在价 格飞涨声中风雨飘摇。

    在这种形势下,全球开始放松对转基因的限制,2009年8月,中国政府批准首个转基因水稻品种投入商业化种植。水稻是中国人传统的主食。在世界粮食危机的 环境下,中国政府批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是微妙的。“这表明中国政府在粮食生产上的信心并不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务院研究中心专家这样解释。 实际上,中国社会现在的权力阶层——50岁左右的人对上世纪60年代的大饥荒记忆犹新;40岁左右的人也同样有着相似的经历。1995年美国人布 朗发表了《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文章,文中提出:中国人口的增长不可逆转;中国的农田减少不可逆转;中国因为破坏环境造成的农作物减产也不 可逆转。以后谁能供应得起十几亿中国人的粮食缺口?虽然其后中国粮食一直处于盈余状态,但这篇文章的广大影响却把当时在大学读书的年轻人吓出一身 冷汗。

    在这两代人紧绷的神经中,提高粮食产量是最为重要的,于是转基因在粮食危机的情况下被放行就不难被理解。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谁能证明转基因粮食是安全 的?早在2005年5月22日,英国《独立报》就披露了一份全球转基因作物巨头孟山都公司(Monsanto)1139页的秘密报告,预示着小鼠 免疫系统受到损害或是生有肿瘤。而从其后的拉丁美洲国家推行转基因食品的结果看,这些地区60%以上的在校中学生体重不达标。以转基因在阿根廷推 广后的实例来看,阿根廷农业已处于崩溃的边缘。就像张翠蓉在《拉丁美洲真相之路》书中描述的,这里农业萎缩,人民时有暴力且神经兮兮。

    2010年2月9日,另一个农业大国印度的环境部部长嘉拉姆·拉梅士对印度头一个(食用)转基因作物在印度大批量生产的Bt茄子发布无限期暂缓令。他这样 做推翻了国家转基因批准委员会(GEAC)2009年10月14日批准这种食用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决定。嘉拉姆·拉梅士认为,农民与公众保持对于种 子行业控制权,而不是允许私人成分控制,像Bt棉已经发生的那样,具有战略性重要性。他说:“在暂缓期间,在国家发展委员会与国会应当进行详细辩 论。”

    实际上,一直以来围绕转基因是否安全的论战就从未停止过,支持转基因的人发誓说用转基因技术将特殊性状外源基因导入动植物体内产生的物种就像今天所有的家 畜和农作物一样安全。“当最后这些食物都被还原成淀粉,谁能说那种淀粉更安全?”实际上,很多人们常用的食品中早已含有转基因成分,像大豆油和豆 腐等。越来越多的食品供应商也在使用转基因作物,像麦当劳与肯德基等,而且这样饮食结构的改变是从发达国家逐渐传播过来的,经过了数十年的安全监 控,到现在还未听说过一起因转基因食品引起的安全问题。

    虽然相关专家一直认为转基因是安全的,并且以身作则的率先食用转基因水稻,但这并不能转变中国国民对此的担心。2011年12月,互联网上开始出现“金龙 鱼涉嫌非法使用转基因大豆”的帖子,其后不久,对金龙鱼的抵制慢慢转化成一个全民的事件。而让人尤为担心的是,这样的抵制并非无因。

    2012年2月17日,德法科学家联合宣布:转基因玉米影响人类生育能力!而
此之前,俄罗斯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转基因使老鼠三代绝种的结论。这次德法科 学家的研究由于是直接针对人类进行研究,所以其成果及重要性显然大大超越了俄罗斯科学家此前的研究成果。在很多相关人士看来,俄罗斯、德、法等科 学家的研究充分表明,转基因食品不但能使动物绝种,同样也能使得人类绝种。

    此观点公布后不久,美国国会成员公告和哥伦比亚(CBS)等媒体就报道说,美国康州已通过法案,因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安全有严重危害风险,要求所有转基 因食品标签必须标明是什么成分和含量多少,以便消费者做知情选择;法案通过表决后即生效。目前,在美国正在做同样立法工作的州有20个;这20个 州集中了美国半数的工业和金融业,其人口占美国人口总数的大约一半。其它州也有加入的迹象。美国纽约时报等主要媒体调查显示,美国80%以上的消 费者反对或拒绝接受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

    对于转基因是否安全,美国夏威夷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顾秀林教授这样解释:“现在看,转基因是否有问题可能需要几代人来证明,但对于中国来说,水稻是中国最 大的粮食品种,是每家每户都要食用的底线,应该坚守。”转基因就像是一条藤上的两个瓜,人们总希望能在一甜一苦中摘到甜的那个,但却没有人想过这 条藤也可能是条苦瓜藤。

    而对于网上辩论的日渐白热化,中国政府正在逐渐变得谨慎。2012年2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布了2012年2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其中, 永和黑豆浆因被检出转基因成分(NOS、CaMV36S)上质量黑榜。检查结果显示,永和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永和黑豆浆被检出含有转基因 成分NOS和CaMV36S。据了解,该产品产地台湾,进口商为天津永和食品有限公司,于天津口岸进境。目前这批被检查不合格的产品已被做退货处 理。(特约记者 覃乾)
[责任编辑:李然]


http://tech.gmw.cn/2012-05/10/content_4121050.htm

120510 北京晚报 全球转基因疑案盘点:转基因是否安全?

2012-05-10 08:38:17 来源:北京晚报

  转基因是否安全?不同的人心中有着不同的答案。无论是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转基因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无穷无尽的安全之争。伦理、宗 教、科学、经济,转基因的种种讨论几乎涉及社会的各个角落。

  转基因技术是否带有“原罪”?在质疑转基因的一宗宗国际疑案背后,又是否存在某种相通的逻辑?

  疑案之“始作俑者”

  普斯泰的“六大罪状”

  严格说来,普斯泰(Pusztai,又称“普斯塔”)事件并非转基因技术第一次受到拷问,但因其巨大的影响力,绝对可称为转基因安全质疑的 “始作俑者”。

  1998年秋,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科学家阿帕得·普斯泰(Arpad Pusztai)博士,通过电视台发表讲话,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称实验中食用了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马铃薯的大鼠,出现了“体重和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 系统受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讲话一经播出,立即引起国际轰动,在绿色和平等环保NGO的推动下,欧洲迅速掀起反转基因食物热潮。焚烧破坏转基因 作物试验地、阻止转基因产品进出口、示威游行等反转基因活动,旋即覆盖欧洲。普斯泰所提及的转基因马铃薯,甚至被称为“杀手”。

  然而不到一年时间,普斯泰的研究成果就遭到了质疑。据媒体透露,他是在尚未完成实验并且没有发表数据的情况下,就向公众传播其结论。同时,由 于其使用的转基因土豆是由他自己构建,并没有进行转基因食品的相关安全检测,因此有偷换概念之嫌。

  同时,英国皇家学会的专家评审团,也在1999年5月发表评审报告,列出了普斯泰实验的“六大罪状”:不能确定转基因与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 成分有差异;对食用转基因马铃薯的大鼠,未补充蛋白质以防止饥饿;供实验用的动物数量少,饲喂几种不同的食物,且都不是大鼠的标准食物,欠缺统计 学意义;实验设计差,未作双盲测定;统计方法不当;实验结果无一致性。

  此后不久,普斯泰所在的Rowett研究所宣布普斯泰提前退休,并不再对其言论负责。

  虽然普斯泰事件最终被证伪,但该事件产生的影响仍然深远,并让公众开始质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正因为此,普斯泰事件也被一些人称作转基因 食品安全的“舆论转折点”。

  疑案之“声东击西”

  亦真亦幻的帝王蝶危机

  1999年5月,普斯泰事件仍未定论之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昆虫学教授洛希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用拌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 的马利筋杂草叶片饲喂美国帝王蝶的幼虫,发现这些幼虫生长变得很缓慢,死亡率高达44%。

  原本应该杀灭害虫的转基因玉米,却杀灭了美国人民视为国宝的帝王蝶,不难想象,这一研究结果被解释为抗虫转基因作物威胁非目标昆虫,转基因玉 米的生产旋即受到美国民众的质疑。

  与普斯泰事件相似,洛希的研究成果也很快遭到质疑,该实验仅在实验室完成,无法反映田间情况,且无人能够重复实验得到同样结果,本不应该有如 此大的说服力。只是民众对于帝王蝶的喜爱,放大了实验的作用。

  1999年夏,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组织昆虫专家们对帝王蝶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结论表明,由于玉米花粉大而重,扩散不远,在田间所 有花粉只落在10码以内,很难落到帝王蝶的食物马利筋杂草上,况且帝王蝶也不爱吃玉米花粉。研究表明,美国中西部转基因玉米占玉米面积的25%, 但田间的帝王蝶数量仍然很大。

  据媒体报道,美国环境保护局最终指出,评价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应以野外实验为准,而不能仅仅依靠试验室的数据。不过亦真亦幻的帝 王蝶危机,却再一次加重了人们心中对于转基因产品的质疑。

  疑案之“张冠李戴”

  墨西哥玉米的“山寨污染”

  2001年11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查佩拉(David Chapela)和圭斯特(David Quist)在《Nature》上发表文章,声称在墨西哥南部Oaxaca地区采集的6个玉米地方品种样本中,发现有CaMV35S启动子及 Novartis Bt11抗虫玉米种的adh1基因相似序列。

  墨西哥是全世界玉米的起源中心和多样性中心,若遭到转基因作物的“基因迁徙”,严格的转基因安全控制规定将成为泡影,绿色和平组织借此大肆渲 染,表示墨西哥玉米已经受到“基因污染”,甚至指责墨西哥小麦玉米改良中心的基因库也可能受到“基因污染”。

  不过在指责的另一面,查佩拉和圭斯特的文章受到许多科学家的批评,并指出其所谓测出的35S启动子经反复查明是假阳性。而体积的“adh1基 因”,更是将玉米本身存在的“adh1-F基因”错认成转基因玉米中的“adh1-S基因”,将两组完全不同的基因序列搞混,是一次明显的“张冠 李戴”。

  墨西哥小麦玉米改良中心也发表声明指出,经对种质资源库和新近从田间收集的152份材料的检测,在墨西哥任何地区都
有发现35S启动子。随 后,《Nature》于2002年4月11日发表声明,表示查佩拉和圭斯特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发表。

  然而就是这张冠李戴的山寨研究,却因为研究者、审稿人的大意和《Nature》编辑部的不加核实,成为当年最为有名的转基因疑案。

[责任编辑:梁雪梅]


http://health.gmw.cn/2012-04/08/content_3924530.htm

120408 光明网卫生频道 陈一文:中国政府应建立转基因作物安全制衡机制

2012-04-08 14:19:27 来源:光明网卫生频道 陈一文

F04da226e54a10eb71b508

陈一文

   提要:中国政府应当向俄罗斯学习,尽快建立制衡转基因农作物利益集团利益多年来在中国转基因作物渗透造成的安全风险,制订出一套有效的安全风险制衡机制, 设立一个机构,召集一批跨学科学术水平、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正义感的人才参与,研究转基因问题对中国人民子孙后代安全、健康生存这件大事。

现在已经有明显证据可以说明:在国外转基因农作物利益集团采用各种手法,误导中国各方面努力下—“‘十二五’期间,政府对转基因品种的研发支 持是300个亿,而常规育种只有1.8个亿”,从而大力推广违背生物发展自然规律的转基因农作物品种研发,己事实上在中国处于绝对强势垄断地位。 而中国人自已几千年来研发符合生物发展自然规律的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原始创新成果仍然处于资金不足、人才老化的自生自灭困境。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公众大胆地借助网络、媒体向转基因食品与转基因农作物说“不”,这包括:

1、反对向转基因食品颁发销售许可证;

2、反对向转基因农作物生产试验颁发许可证;

3、反对转基因品种研发提供资助让其处于科研与推广绝对强势垄断地位。

2010年5月16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举办《第一次当代科技与社会论坛》,在主题为“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价与决策”研讨会上,许多学 者从不同方面揭露转基因农作物品种培育技术存在无法克服严重后遗症问题。本人也在会上做了《斥巨资绝对优先支持“转基因”品种研发是“重大战略错 误”!》发言。

《科技日报》2006年发表的《俄著名反转基因专家当选俄罗斯国家转基因安全研究会副主席》消息对中国应当如何对待与处理支持转基因食品、转基因 农作物研发利益集团与越来越多反对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农作物研发学者与民众之间越来越尖锐的矛盾有重大参考价值。

国内外揭露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农作物对人类健康隐患的研究报告越来越多,如果我们没有人去展开跟踪调查、作流行病学研究核实,这是对全国人民的重 大失责。

中国政府应当向俄罗斯学习,尽快建立制衡转基因农作物利益集团利益多年来在中国转基因作物渗透造成的安全风险,制订出一套有效的安全风险制衡机 制,设立一个机构,召集一批跨学科学术水平、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正义感的人才参与,研究转基因问题对中国人民子孙后代安全、健康生存这件大事。

 点击进入:陈一文 专家专栏

    免责声明:本文是作者在光明网卫生频道原创专栏内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 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贾志光]


http://health.gmw.cn/2012-04/16/content_3969791.htm

120416 中国质量新闻网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法规综述

2012-04-16 07:36:42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编者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普及,“转基因”一词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 到其它生物物种上,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通过这种技术人类可以获得更符合要求的 食品品质,它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抗病力强的优势,但它可能造成的遗传基因污染也是它的明显缺陷。
  目前,全世界转基因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已达4000万公顷,转基因食品在数量和品种上都有了相当规模,对于全世界8亿多的饥饿人口来说,转基因 食品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转基因食品虽然改善了普通食品的某些品质,但是关于它的安全性目前还没有得出定论。本版今天推出《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评价的法规综述》,为您介绍一些国家和组织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价以及为了对此加以规范出台的法规。
制定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相关法规的必要性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从广义上讲,包括环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两个方面。
  环境安全性:主要涉及转基因食品原料,即转基因生物的风险问题。具体而言,就是指转基因生物的释放可能会引起一定的生态风险。
  例如,转基因作物本身成为杂草、转基因生物可能产生新的病毒或疾病、转基因生物对非目标生物存在危险、转基因生物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外来 物种的迁入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良改变或破坏等等。
  食用安全性:主要是指转基因食品本身对人体的影响。例如,转基因食品可能含有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转基因食品可能含有使人体产生致敏反应 的物质、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影响人体的抗病能力等等。
  无论是从环境角度还是食用角度,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了使这项工作更为规范,更具 有可操作性,就需要制定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来使之规范,无疑是一个好方法。目前,许多国家和组织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 规,但是由于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情况有别,这些法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际转基因食品的法规概况
  全球性法规及区域性法规,主要是由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联合国的几个专门机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机构制定的。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成立了生物技术食品政府间特别工作组(CXFBT)以特别关注转基因食品,该工作组已经召开了三次会议。 2002年10月,在日本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上,工作组决定将《现代生物技术食品风险分析的基本原则》和《重组DNA植物食品的食品安全性评价执行 准则》推进到法典制定程序的最后一步,将《过敏性评价》附录和《食品中重组DNA微生物的食品安全性评价执行准则》提交执行委员会。这一系列法规 和文件的制定,表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价方面的工作在逐步完善和深入。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91年制定了《影响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植物生物技术行为守则草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 1995年制定了《UNEP生物安全性国际技术准则》,为各国政府间组织、私人团体以及其他国际组织在建立和实施生物技术安全性评价国家能力、推 动合作和信息交换等方面提供了参照依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于1991年出版了《向环境释放生物体的自愿行为守则》;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2002年公布了一项全球性食品安全战略草案《食品安全规划-2002》,提出了七项维护全球食品安全的战略措施。由此可见,联合国对转基因食品 的安全性十分重视。
   2001年1月29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上,通过了《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2003年9月11日,该法规正式产生效力。该法规是第一个关 于活体基因修饰生物过境转移的全球性协定。它要求各国在使用生物技术过程中,必须采取强有力且高度透明的安全措施,并进行风险评估。议定书的生 效,对转基因食品的环境安全性评价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一个区域性组织,它一直非常关注转基因这项新兴生物技术。198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了《重组 DNA安全关注因素》,它是在工业、农业、环境方面利用转基因生物的总体安全指南。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此作了修订,出版《生物技术 安全因素1992》,进一步明确了有关生物安全的概念和安全操作的基本原则。199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又公布了一份报告《现代技术加工食品 安全评估概念和原理》,指出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价要遵循实质等同性原则,该原则迄今为止仍然是在食品安全方面最实际的应用准则。

  欧盟等国转基因食品的法规概况
  于欧盟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危害健康和环境的担忧比较强烈,因此,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持谨慎态度,欧盟的转基因法规体系也比较系统和全 面。
  欧盟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着手建立较为完善的转基因管理体系。1990年,欧盟颁布了《关于限制使用转基因微生物的指令》(90/219 /EEC)和《有关人为释放转基因生物体的欧共体指令》(90/220/EEC),这两项指令成为欧盟的两项主要法规。1997年,作为对指令 90/220/EEC的补充,欧盟出台了《关于新食品和新食品成分的条例》((EC)NO.258/97),要求对转基因食品实行许可和标签制 度。2001年,欧盟对指令90/220/EEC进行了修订,并于2002年10月17日发布新指令2001/18/EC,强调对转基因食品上市 前要进行安全评估,并要求采用个案处理的方式,严格对转基因食品实行上市审批。2000年1月,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两项法规(EC)49/2000 和(EC)50/2000。法规(EC)49/2000规定,凡是含有1%以上转基因DNA或蛋白质的食品上市都必须实行许可和标签制度,法规 (EC)50/2000规定,添加剂和风味剂也要进行转基因标注。2003年7月2日,欧洲议会通过两项法规(EC)1829/2003和 (EC)1830/2003,主要涉及转基因食品的标签制度和可追踪性、安全性及上市申请问题。
  为了便于欧盟的两项指令90/219/EEC和90/220/EEC能够顺利实施,欧盟各国分别起草了相应的国内法规,如德国1990年6月 颁布了《基因工程法》;法国于1992年7月13日修正了1976年7月19日关于环境保护设置分类的92-654号法规,并颁布了关于控制和传 播基因饰变生物的92-654号法规;英国于1990年制定了《环境保护条例》,适用于与转基因生物有关的活动,1992年英国修订颁布了《基因 饰变生物(封闭使用)法规》和《基因饰变生物(有意释放)法规》。
  与欧盟相反,美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要缓和许多,它所制定的法规文件也相对宽松一些,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食品生产国。作为世界上最早 研究转基因的国家,1976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就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重组DNA分子研究准则》,这一自愿准则在美国基因工程研究的安全管理 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20世纪80年代颁布了《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条例》,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安全管理。1986 年,美国总统办公厅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生物技术协调框架》,并于1992年对此作了修订,该协调框架阐明了美国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即美国 的环保局、农业部、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根据规章行使生物安全监督职责应基于食品本身的特征和风险,而不应根据所采用的技术,而且生物技术食品的安全 应根据各个食品的情况逐案鉴定。
  目前,从开发生物技术食品的公司数量,就业人数及该行业的销售额等方面来衡量,加拿大仅次于美国,因此,加拿大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与美国相 近。加拿大于1985年颁布了《食品和药品法》;1993年,制定了对生物技术产业的管理政策,规定政府要利用《食品和药品法》和管理机构对转基 因农产品进行管理,具体的管理机构为加卫生部产品安全局、加农业部食品检验局、加拿大环境部;1994年,发布新食品安全性评估标准;1995 年,《食品和药品法》中增加了《新型食品规定》,加强了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
  日本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与欧盟和美国有所不同,它主张通过非强制性行政指南对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即对生物技术本身进行安全管理。1979 年初,日本厚生省颁布了《重组DNA实验管理条例》,开始对转基因技术进行管理。该条例成为日本科学技术厅、通产省、农林水产省和厚生省对转基因 技术的指导准则。另外,日本的通产省发布了《遗传工程体工业化准则》,农林水产省发布了《农、林、渔及食品工业应用重组DNA准则》对行业内的转 基因技术进行管理。
  在澳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两个国家。自1999年5月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开始实施《转基因食品标准》。规定对用基因工程 技术生产的食品必须进行安全性评价,如在安全性评价中未获认可,将不得进入市场销售。2000年,澳大利亚制定了《基因法》。澳大利亚卫生主管当 局认为转基因食品的风险分析数据可以有很多来源,安全性评估主要是以同类非转基因食品为基准。新西兰于1993年制定了《生物安全法》 (Biosecurity Act),1996年制定了《危险物质和新型生物体法案》(The Hazardous Sub?鄄stances and New Organisms Act),这两部法规是新西兰在转基因食品管理方面的主要法规。

  中国转基因食品的法规现状
  中国关于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生产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而且十分重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2001年5月,在国务院第38次常务会议上通过了 农业部制定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同年7月,又根据该条例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评价 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卫生部也于2002年颁布了《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用于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
  中国近期对农业转基因生物采取“积极研究、慎重推广、加强管理、稳妥推进”的方针。为保障相关法规的实施,中国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成立了 农业转基
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和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以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 程序、进口安全管理程序、标识审查认可程序、临时措施管理程序等四个规范性文件,对有关申请、受理、审查和批复等各环节及时间要求做出了明确规 定,并公开发布。
  为了更好地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管理,我国还应加大对生物安全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和国际接轨、科学合理的生物安全评价和 监控体系。

    (本文发布于2004-01-13)
[责任编辑:贾志光]


http://health.gmw.cn/2012-04/15/content_3968212.htm

120415 参考消息网 西报《企业报》:印度正经历“转基因大屠杀”

2012-04-15 11:19:39 来源:参考

Post a comment or leave a trackback: Trackback URL.

留下评论